上汽通用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近333万台车,涵盖旗下三大品牌,一时间满城风雨,让人们对这家明星车企唏嘘不已。

自1997年成立以来,上汽通用汽车始终与纪录同行。项目开工23个月第一款产品即下线,4年时间销售就达到10万辆,8年时间破百万销量,14年时间销量突破1000万辆,20年实现累计销量超过1500万辆。上汽通用汽车凭借强大的体系能力不断刷新着汽车行业的纪录。但这次召回事件,让我们看到体系能力的另一面,也就是说,当体系能力恰恰成了快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短板。

本次召回的原因:
上汽通用特有的“分体式控制臂衬套”设计缺陷问题,即使在没有碰撞的情况下,当汽车紧急制动时,分离式控制臂衬套受到巨大的载荷冲击,会出现脱出,就是俗称“断轴”的状况,时间一长,甚至会造成控制臂断裂失效的不良后果。事实上,上汽通用召回汽车存在的问题,5年前就已遭到投诉。上汽通用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安装下控制臂集成式衬套,以消除安全隐患。
“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省去了支架,减轻了产品整体质量,节省了成本。同时,也可以减重降低油耗。不过,这样的设计在客观上增加了控制臂衬变形的几率。

此次召回事件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上汽通用最大的问题恰恰出在其曾经引以为傲的体系能力上。通用的设计BP(Best Practice)以及相关耐久试验无法识别出零件设计上的缺陷,后期由用户端爆出问题后,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对旗下车型进行零部件切换,在明知存在缺陷后,仍然因为惯性而源源不断地生产香瓜车辆,并最终导致召回的数量惊人。而销售与公关团队,则致力于线上线下的灭火,将相关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得越完美,掩盖的问题就越多。

为了确保一年200万产销的目标,上汽通用各部门把重点放在各司其职上,只将自己的效率发挥到最大,但一旦碰到诸如这类悬架设计问题时,从公关销售端,反馈到质量部,再由质量部反馈到泛亚,由泛亚做出工程变更设计,再经试验验证部门,到生产部门直至最后的销售部门,整个流程就变得非常漫长。因此,整个流程一走,累计需要召回的数量就相当惊人了。

所以说,上汽通用时下需要正视自身体系中的问题点,优化变革企业运营体系。如何快速应对消费者特别是售后质量问题做出反应,将召回控制在最小范围里面,直面自身的设计缺陷,妥善处理消费者的关切,这些对一家年产销200万辆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或者说未来上汽通用能不能组建一个强力部门,能够协调公司内各种资源,将类似于这次悬架设计缺陷用最快的相应速度和最短的实施时间来解决,这估计是上汽通用今后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随着中国车市整体涨幅的放缓,很多主机厂都面临比较大的困境,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终端销售价格不断下探,另外一方面是各类成本不断提高,利润被不断蚕食。即使身处国内汽车第一集团的上汽通用压力也不小。假如只是空有一个品牌和上百万的产能,所开发的产品既不能引起网络声量,也不能说服消费者来购买,迟早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