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的一条新闻登上了热搜:一位从深圳开车回湖南的新能源汽车主,用了整整16个小时走完了预计8小时左右的车程。这不是因为堵车,而是为了充电。
据车主反映,为了给汽车充上电,他需要整整排四小时的队。在此期间,为了防止被插队,他甚至不敢去卫生间。对此,不少网友评论到:我和朋友一起开车出发,我到家了,他还在半路充电,气得要死。虽然一句简单的玩笑话,却引发人们对纯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的广泛关注。面对三个月之后流量更大的春节返乡,纯电动车型短板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曝光。
第一,电动车充电速度太慢,即使使用快充或者是选择了百万级的一些豪华电动车型,最快充满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还是理想情况下的设想,如果遇到排队情况,总共花费的时间其实并不比亲民的纯电车型省多少时间。
其次,现阶段我国充电桩分布还不均衡,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内部,其他外部区域的充电桩仅做基本保障性建设,缺少对重点区域的充电桩数量布局。
第三,电动车普遍的续航里程在400-500公里,充满电的情况下也只能满足省内的自驾出行需求,只要出省,就必须要面临充电,说到底,车是为老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便利性降低了,那还不如坐公共交通出行呢。
今年年初比亚迪发布DM-i超级混动,搭载DM-i的秦系列和宋系列车型,上市热销,同时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9月销量双双突破2万台。给用户提供无限接近纯电动车驾驶体验的同时,消除了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
可油可电,省钱更可靠
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相比,DM-i超级混动以电为主的架构,真正实现了多用电、少用油并且高效用油。当电量充足时,DM-i超级混动完全就是一台纯电动车,而在电量不足时,它就是一台超低油耗的混合动力车,特别是市区走走停停的路况下,DM-i超级混动有99%的工况下是用电机进行驱动,有81%的工况下发动机处于熄火状态,油耗低到让人难于想象。但是当车辆在高速路段行驶时,便能以并联直驱为主,让发动机介入高效区间进行驱动,简化了能量传递环节,实现车辆更快的加速和更低的油耗。
传统的混动车型在电池有电的情况下,行驶体验也很好,一旦处于亏电状态,发动机噪音变大,变速器产生顿挫,动力也会变弱,行驶质感大打折扣。而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系统:超强动力,快人一步;超低油耗,劲省成本;电动操控,超级平顺;超级静谧,告别噪音;绿牌出行,畅行无忧。DM-i混动车型的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插电式混动汽车,而要降维打击同级别燃油车。并且搭载DM-i超级混动的车型有了媲美纯电动车平顺、安静的驾驶体验。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改变了传统混动技术依赖发动机作为主要驱动的设计,而是通过超高热效率的骁云1.5L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大容量功率型刀片电池与智能EHS电混系统来实现大功率高效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辅助驱动的插电式混动技术。
DM-i超级混动所采用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4%,同时发动机取消了复杂的轮系,车型会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自动匹配最经济的行驶模式。在高效转速区发电,适时直驱,而电机持续高效运转,同时通过大容量专用的功率型刀片电池进行电能的回收和利用,从而大幅降低了油耗。即使在亏电状态下,秦PLUS DM-i的百公里油耗也低至3.8L,远远低于同级竞品车型。同时DM-i超级混动车型可油可电,NEDC综合续航里程可以突破1200公里。
总的来说,搭载DM-i超级混动的车型拥有五大特点:快、省、静、顺、绿。相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落地需要购置税,DM-i车型价格相当,还不需要购置税,而且油耗更低,加速更快,平顺性和静谧性也更加出色,还能够上新能源绿牌,这就让DM-i在产品力、性价比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让DM-i超级混动车型不仅能够抢占传统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市场,也能够降维打击同级别的燃油车。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